【心科普】我如何保护自己?了解心理防御
自我是指一系列的功能,它用于适应生活刺激事件,或者在特定的家庭和文化下寻找满足本我欲求的方法。它遵循“现实原则”,力争既避免痛苦,又实现满足。
超我也称为理想自我,它是从自我分化出来的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部分,它是父母权威的内化,父母实行惩罚的职权变作超我中的“良心”,实施奖励的职权则变成超我中的“自我理想”。它遵循“至善原则”,违背超我会引发焦虑、罪咎和自责。
由此可见,自我同时服侍着三个严厉的主人: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而且要使他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自我在三个方面被包围了,如果它难以忍受多方面的压力,它就会产生焦虑反应。焦虑促使自我发展出了一种用一定的方式调节冲突,缓和焦虑的方式,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PART➁
心理防御如何运作
心理防御机制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比较原始,如否认、投射,分裂;有些则比较成熟,如升华、幽默、理智化。接下来介绍一些常见心理防御形式,以便大家进一步了解心理防御机制是如何运作以及保护自我的。
1.压抑(Repression):
压抑是一种最基本心理防御机制,指将那些为社会伦理道德所不容(超我不允许)的冲动、欲望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人不能意识到其存在。压抑会导致遗忘或忽视,例如一位发言人在潜意识中对他正要介绍的人怀有负面的情感,所以他可能会出现突然忘记这个人名字的事情。压抑能使我们避免因持续地意识到暂时无法改变但又非常强烈的冲突等而产生不堪重负之感。
2.投射(Projection):
投射是指把自己的不能接受的动机、愿望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机、愿望。温和而成熟的心理投射是共情的基础,不良的投射则会引发危险的误解和难以估计的人际损害,如一个人不喜欢和他人交往,是因为他觉得别人不喜欢他,而不是他本身就不喜欢他人。
3.否认(Denial):
否认是指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让人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件,似乎其从未发生过。这能让我们减轻生活中的不快感或者帮助我们来应对某一压力。如当一位挚爱的亲人去世时,有的人会否认这个事实来抵御失去亲人的痛苦。
4.置换(Displacement):
置换是指将某一驱力、情绪、关注或行为从其原本的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一个人为某事感到心烦意乱转而去做家务活,这是一种良性的置换;而在工作中被老板责骂,回家后找借口把孩子骂了一顿则是一种不良的置换。
5.抵消(Undoing):
抵消是指从事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来抵消、抵制一个人的真实感情(通常是羞耻和罪咎感)。努力赎罪(即使只是在思想上犯的罪)可能是人类普遍的冲动,很多宗教仪式都具有抵消的意味。
6.理智(Intellectualization):
与使用理智化防御机制的人交谈会让听者觉得他缺乏情感。当一个人以随意、疏离的语调说“当然了,我对此感到愤怒是很自然的”时,这意味着他只是在理论上接受了“觉得愤怒”这个想法,真实的情绪体验却是被抑制的。通常一个人需要有较强的自我才能够在充满情绪意味的情境下仍进行理智的思考,但如果过度依赖理智化,则很难享受玩笑、艺术表达等令人愉悦的享乐活动。
7.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合理化是指人会为他所有想做的事情都找出一个理由来。很少有人愿意承认仅是因为感觉好而去做某事,人们更愿意用一个好听的理由做为自己行动的依据。合理化能够让人以最少的愤恨来充分利用困境或抵御失败带来的痛苦(伊索寓言中著名的酸葡萄的故事),但是它的缺点在于合理化会让那些不合理的事情披上了合理的外衣。如时常打孩子的父母以“为孩子好”来合理化他们对孩子攻击行为。
8.幽默(Humor):
多数情况下幽默是一种积极的防御方式,它能帮助人用荒诞化解恐惧,较为轻松地接受残酷的现实,并把痛苦转化为快乐。幽默感(尤其是对自己某种特质悦纳的能力)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之一。
9.升华(Sublimation):
升华是指把社会和超我所不能接受、不能容许的冲动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升华是最为健康的一种心理防御方式,因为它既可以催生那些有益于种族的行为,又可以用不那么浪费情感能量的方式消解相关的冲动。比如一个攻击性很强的人通过在竞技体育中获胜而不是打架来释放自己的攻击欲望。
由此可见,心理防御机制不仅使我们回避了那些强烈和恐怖的情感,也有助于维护我们的自尊,帮助个体维持稳定、积极自我感受。当一个人能适当的使用原始的心理防御方式,或者更多地应用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并且能根据情况在不同防御方式间灵活转换时,心理防御机制是有保护性和适应性作用的;但如果一个人面对任何压力情境都习惯于应用一种或几种原始的防御方式,则会导致适应不良,甚至影响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
(来源: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来源:干部心家园
编辑:刘炎兰
审核:傅其新
责编:郭笑燕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 指针进阶:动态分配内存
足底按摩器哪个牌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