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拼多多早期发展史以及背后的流量逻辑 今天和大家聊聊 拼多多 这家公司。拼多多上周五收盘87.58美元,涨幅6.26%,总市值1049亿美元。而 京东 总市值...
来源:雪球App,作者: 秋打盹儿,(https://xueqiu.com/3174762914/152076216)
今天和大家聊聊拼多多这家公司。拼多多上周五收盘87.58美元,涨幅6.26%,总市值1049亿美元。而京东总市值才906亿,虽然最近也涨不少,但确实被拼多多甩开了。恭喜最近买了电商股的读者们,估计小熊电器、南极电商这些A股的电商股后面还会跟着涨。
最早关注到这家公司的时候,拼多多还没有上市。现在公司总市值已经1049亿美元了。按照黄峥的持股比例算,身价451亿美元,可能已经超过马云和马化腾,未来能超越黄峥估计也只有还没上市的张一鸣了。
拼多多比较好玩的是早期的发家史:
黄峥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做的是网页游戏,就是那种画风粗糙、女主角衣着暴露的游戏,经常在电脑右下角弹窗弹出。页游的游戏品质肯定不行,难靠品质赚钱,主要依靠流量赚钱,A股的有家游戏龙头就是靠这类游戏起家的。黄峥做页游虽然没赚到什么钱,但是积攒了不少流量的经验,这些流量经验在后来拼多多做大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那么拼多多是怎么出来的呢?黄峥公司旗下另外一个不怎么重要的团体,尝试做拼团类的电商。刚开始黄峥不怎么重视,后来发现拼团电商流量上来非常快,游戏业务干脆不做了,专注做电商。那么拼多多是怎么把流量做大的呢?其实利用就是微信这个巨大的流量池。下面讲讲拼多多早期的模式和对流量规则的运用。
团购模式。在拼多多平台购物的消费者可以选择发起团购或者参加别人发起的团购,当购买的用户数量达到团购标准时,拼团成功。团购模式下,商品价格远远低于消费者单独购买,因此参团的消费者有很强的动力推荐朋友购买使拼团成功。参团的消费者一般选择将团购信息的链接发给微信好友的方式来促进拼团。
团购模式优点:低流量成本+高转化率。由于线上流量红利消失(主要是高线城市),当时电商行业目前最大的难题就是昂贵的流量价格。传统电商(淘宝、京东等)通过线上广告的方式单次只能获得一个客户,拼多多通过团购模式让用户主动在微信里帮其推广,将一个用户裂变成2个、3个乃至成千上万个,因此拼多多单个用户获客成本远远低于传统电商。由于参与团购的消费者将团购信息分享给微信好友时也会提前预判谁参团的概率高,因此该模式转化率也显著高于传统电商。
定位价格敏感度高的四五线客户,同电商巨头进行错位竞争。拼多多主要定位于四五线消费者,这些消费者收入低、对商品价格敏感度高。而且是利用微信做下沉市场,这个市场只对拼多多有效,因为微信流量对拼多多开放,对阿里不开放。所以阿里无法正面打击拼多多。等双方用户重叠时,拼多多已经长大了,阿里很难再把拼多多干死。
结果就是,2017年初拼多多的月GMV才20亿,到年底月均100亿, 后面每一个大活动又上一个台阶,最近是快月400亿了,而京东电商业务做了6年才年GMV过100亿。
多说几句和投资有关系的事情,电商是个好赛道,我们可能买不了美股的拼多多,也买不了港股的美团,但是通过认真挖掘也能挖掘出小熊、南极、珀莱雅这样的电商大牛股。成长行业里面非常有竞争力的企业才会出超级大牛股。而对电商股、乃至所有互联网公司逻辑分析都要基于流量,这个是重中之重。在没有成长性的行业里面做投资,就像在盐碱地里种庄稼,实在太困难了。
............................................
一、深圳楼市又火了。周末两天,深圳两大充满故事的网红神盘先后发布诚意登记名单。两楼盘共推399套房,却引来10169批客户摇号,共冻资101.69亿元。其中一盘只推5套房,却有1171人摇号,相当于234人抢一套。深圳楼市火的原因我觉得有两点,第一个,长期看,一线房地产绝对是跑赢通胀的优质资产;第二个,疫情带来的流动性充裕也抬高了房价。当然,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深圳人民太有钱了。
二、香港18岁以上永久居民每人派发1万港元。港府真有钱,但是说实话其实不是个好政策。香港最大的问题是产业空心化,香港年轻人缺乏工作机会。美国也给全民发钱,现在照样乱成一锅粥。
三、 网页链接{$小熊电器(SZ002959)$} 618高速增长。今年公司618销售额为2.5亿,接近去年二季度一半的销售额,增速也非常高,达到56%。从细分品类看,公司9个大品类全网销售额第一,由于公司电商的销售模式,销售额第一会进一步提升公司搜索引擎排序,带来更多流量,巩固自身的护城河。
四、最近市场活跃,券商股可以关注起来。如果求稳,可以关注传统券商,如果追求弹性,可以关注 $同花顺(SZ300033)$ 和 $东方财富(SZ300059)$
更多内容,关注个人公众号:秋打盹儿
蓝龙鳞片
10个好用的网络画图工具推荐,创意表达轻松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