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札记·第34期】第4章 治世论 第6节 治世之关键——举贤才
其二,要重用那些“学而优则仕”的人。孔子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此处的“野人”,是指住在郊外靠卖苦力为生、出身贫寒的人;此处的“君子”,是指住在城内有爵禄地位的贵族阶层。《论语》中的“君子”一词,有时是指品德高尚的人,有时是指出身高贵的人。孔子在这里讲“君子”,是与“野人”相对,因此是就社会地位而论的。那时,先学习礼乐而后出仕为官的人,是那些社会地位低下、未曾有过爵禄的普通人。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人,是那些世袭的卿大夫子弟。孔子明确地表示,如果要我选用人才,我就用那些先学习礼乐的人。这样的人,就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的人。这说明孔子对于那些生长在父兄的福荫之下,没有真才实学而承袭官位的贵族子弟,是看不上的。他所看重的是那些依靠自身的勤奋努力,学有所成的人。
五大策略助力网页静音:提升浏览体验的实用指南
笔记本电脑为何一线品牌更贵?深度解读背后的科技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