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的由来及发展史
象棋起源于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于距今约2300年前的《楚辞·招
魂》篇中:“蓖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
牟,呼五白些”。蓖蔽象棋即六博棋,六博棋共有十二枚棋子。
黑白双方各六枚,棋盘为正方形,俩人互相掷采行棋争胜,六
博棋即是现行象棋的萌芽。
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六博棋不断演化、变革,逐步向现行
象棋靠近。唐代中期,六博棋的棋盘已形成由六十四个黑白相
间的方格组成的正方形,棋子有将、车、马、卒等兵种,两人对
弈。棋盘、棋子及棋子的走法和吃子方法与现在象棋非常接
近,此时六博棋的称谓也演变成《象经》、《象戏》、《象弈》等。
现行象棋的雏形基本形成。唐代末期至北宋时期,已具雏形的
“象棋”发生了重大变革。棋盘由横线十条、纵线九条交叉组成
九十个点,棋盘上有河界、九宫。由于此时期我国发明了火药
的缘故,棋子兵种中增加“炮”,棋子总数达到三十二枚,棋子
的摆法和行棋均在棋盘的交叉点上。北宋末年,著名诗人刘克
庄作《象棋》长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象棋棋盘、棋子
和简单棋理:“小艺无难精,上智有未解。君看橘中戏,妙不出
局外。屹然两国立,限以大河界。三十二子者,一一具变态。远
炮勿虚发,冗卒要精汰。昆阳以象奔,陈涛以车败。匹马郭令
来,一士汲黯在……”。赏阅刘克庄作的象棋长诗,毫无疑问。
现行象棋早在11世纪前已经定型,现行象棋至少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北宋之后,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不断发展,历代象棋国
手和棋坛巨匠们苦心钻研,著书立说,象棋逐步成为爱好者最
多的棋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象棋开始了跨越式的大发展。
1956年,象棋被列入国家正式开展的体育竞赛项目,制定了
《象棋竞赛规则》,每年都举行全国性象棋比赛,成立了中国象
棋协会,各省、市相继组建了专业性的棋队、棋社,发行了大量
象棋刊物、书籍。
1978年11月23日亚洲象棋联合会在马来西亚古晋市正
式成立,并多次举办了亚洲象棋个人赛和团体赛。1993年4月
6日,世界象棋联合会在我国首都北京正式成立,至今已成功
连续举办了十一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2008年10月3日至18日,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在北京
举行,象棋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共有来自世界39个国家和
地区100多名象棋高手同场竞技。
2009年11月13日~23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了首届
全国智力运动会,象棋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2010年11月12~27日,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在我国广东
省广州市举行,象棋首次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来自亚洲10
个国家和地区的26名男、女棋手参赛,我国棋手包揽了全部
男、女个人比赛金牌。
悠悠岁月,古老的象棋艺术经历了萌芽、雏型至定型的漫
长过程,从北宋时期象棋定型后又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流传和推进。当今21世纪,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象
棋文化,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
绽放出新的光芒!
著名科学家的事迹故事(15篇)
秦哪些成语大全?盘点!那些与秦相关的成语!